孟凡贵的师傅是谁啊 也许我们都误解了他
说到孟凡贵,北京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馋嘴老孟”,这些年来他频繁出现在各档美食类节目当中,从最早的《八方食圣》开始,到后来的《星夜故事》和《春妮的周末时光》,孟凡贵每次上节目都免不了要露一手,而他展示的可不是相声,而是他的厨艺。
由于孟凡贵总上美食节目,师父高英培去世之后他又不怎么说相声,并且由于和郭德纲之间的误会也让许多人对他的评价不高,都说他不会说相声,是靠在电视台露脸混饭吃的“厨子”,更有人说他愧对于师父高英培的栽培。
其实这些年孟凡贵光靠说相声肯定养活不了自己了,但说孟凡贵不会说相声,那可就委屈了他,说起来老孟的相声功底其实还算扎实,并且可以说是颇具天赋。
这不是咱捧老孟,确实许多相声名家都愿意找他捧哏,一方面是因为都知道老孟偶尔说一说单口相声,没有固定的对口相声搭档,另一方面大伙也是肯定了孟凡贵的捧哏水平。
我们都知道,对口相声一般的搭档都比较固定,因为两人需要培养默契,这一点很重要,像郭德纲和于谦这对黄金搭档如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互相之间就心领神会,大有心有灵犀的感觉,可一开始两人在合作初期也是磨合了很久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效果。
然而对口相声中,逗哏演员往往要占主导地位,捧哏演员要跟着逗哏演员的思路走,如果是第一次合作,这一点就很考验捧哏演员的经验、反应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孟凡贵在这方面就处理得很好。
在相声行内有些规矩上还是要做些工作的,因为从艺德的角度来说,为了尊重捧哏演员,演出的演员如果临场换搭档最好能在台上说明一下情况,以免观众们产生猜忌。
然而孟凡贵是临时救场,李伯祥根本没有时间跟他进行交流,两人几乎见了面就直接上了台。孟凡贵当然懂得相声界的老规矩,他上来先说话了:“原先是李伯祥和杜国芝,今天呢……”
孟凡贵话刚说一半,李伯祥从兜里掏出来一个手绢就开始捂着脸哭,孟凡贵心领神会,他非常清楚李伯祥是要来现挂了。
这时候孟凡贵接了过来:“哟,您这是怎么了?”
李伯祥一边哭一边说:“我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
孟凡贵接着给量活:“哎哟,您慢点说,您这么大岁数可千万别激动”
“不行啊,我得跟观众说明白了,在今天早晨7点,我们的杜国芝先生,他不幸啊……”
“他怎么了?”
“脚气犯了!”
“嗨,我以为怎么了,闹半天是脚气犯了”。
下边哄堂大笑,这一个包袱在两个人的配合下抖得响亮。然而李伯祥的现挂精彩就在于他用这样一种方式透露给大伙一个信息,那就是杜国芝他有事来不了了。而孟凡贵也可谓经验丰富,毫无瑕疵的就把这个现挂给接住了。
然而这还没算完,李伯祥接着“现挂”:我边上这位呢,是孟凡贵,他不是外人,是谁的徒弟呢?——高英培。这高英培是我的师弟,都是赵佩茹的弟子,那么,高英培有几个徒弟呢?大徒弟叫苏明杰,他特别崇拜高英培,有一次,他跟高英培说,我以后不叫苏明杰了,以后我改名叫苏小培。
孟凡贵又会意了,赶紧接着:“有这事!”
“然后二徒弟李嘉存也来了,说我大师兄都改名了,我也不叫李嘉存了,我改叫李二培了。那么三徒弟是谁呢?是孟凡贵,到了孟凡贵这,他没办法,就只能改成……”。
孟凡贵反应很快,结结实实把这个包袱给翻开:“我是三培(三陪)啊?”
在场的观众再次沸腾,笑得前仰后合。
这场演出的成功自然是李伯祥首功,但您可别忘了,逗哏的是系包袱的,而翻包袱的可是捧哏的,如果孟凡贵没点本事,这个临场的现挂它没翻出来,或者没抖响,行话讲这场演出就算“泥了”。
两人在上台之前完全没有时间交流,全凭借着经验和反应撑下全场,这可是真见功底,尤其对孟凡贵这来说,可能上台前李伯祥早已经想好了要在现场临场现挂了,但孟凡贵他可不知道,完全凭借直觉给量活,常听相声的人可能知道,捧哏的翻包袱节奏非常重要,快一秒钟或者愣了一秒钟对包袱的效果都会有影响。而孟凡贵恰到好处,把两个最重要的包袱全部翻出来了。
所以孟凡贵的相声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我们还是希望看到一个说相声的孟凡贵,能给观众朋友们多奉献好作品的孟凡贵,而不是天天在电视台吃喝颠勺的孟凡贵,您说呢?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